今天指数微幅收跌,成交额有所下降,但市场有超过3300家公司在上涨联美配资,主要原因是题材股开始活跃。从板块上来看,中药、光伏设备、AI智能体板块表现较好,军工、民爆行业表现较差。
医药股前几年跌的也很多,最近有点开始活跃,最主要的还是创新药概念股。光伏行业,预计最近两年内见底,它的行业龙头从73元一路下跌到12元附近,然后在12到16之间的箱体内震荡。如果再遇到利空或者大盘暴跌,把它带到12元以下的位置,还是很美好的。短期来看,我对光伏没有太多想法,主要是花时间研究,但不操作相关概念股。
这几天指数下跌的比较快,现在已经到了3560附近了,整体来看,后期的走势要么震荡式下跌,要么震荡式盘整,从估值上来看,大盘的估值算是比较合理,尽管我认为未来很长时间不会有牛市,但下方就是3000点附近,最多几也就是几百点的空间,如果涨涨跌跌慢慢的回落到3300附近,从中期来看,对个股的操作几乎不会造成影响。
所以,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地方,遇到合适的股票,或者把握度极大的股票,还得是重仓或者满仓,主攻方向要突出,助力的股票要起到稳定、安全的作用。这样,市值既不会大幅度的波动、同时资产增长的速度也得到保障。
当前的持仓情况,截止到收盘,今天的总市值已经站上150万元的整数关口,两只票盈利46万多,其中重仓的凯利盈利27万多,轻仓的英维克盈利18万多,这些收益都是靠着持股不动实现的。虽然持股的过程是煎熬的,但一切都值得。
前段时间还是希望能实现赚一倍的计划联美配资,现在来看,已经完成了计划的一半。当时感觉到难度很大,其实一步步走起来,觉得也没有那么难。年底之前,只要整体收益再有30%左右,基本上就能实现了。
还得要小心谨慎,30%的幅度虽说不是很大,但更重要的是预防市值回撤,价格的变化总是涨涨跌跌,有增长迅速的时候,也会有回撤的时候。所以,小心行得万年船。事事都要做好完全的准备。
今天卖出了英维克,跟它缠斗了那么久,今天算是做了一个了断。以后估计不会再做它了。去年的时候,做了一次,赚了10多点就卖出了。今年再次买它的时候,赚了10多点,就在准备卖出的时候,仅仅高了半个多点没有成交(以前的文章有详细记录),后面它一路跌,跌到我脾气,回撤了接近50%左右。
回撤也并非坏事,在回撤的过程中,它跌到了估值的低点位,我认为它的性价比达到了一个极舒适的位置,就果断的加到了满仓。把亏损拿回来以后,就把大部队减出来换成了ST凯利,依然保留了小部分仓位在英维克。
就这样,一路拿着,它一路上涨,截止到今天为止,英维克实现了18万多的收益,加上去年买它赚的利润,一共有20万的收益了。今天要跟它拜拜了。
今天的卖出还是有些纠结了,我想了又想,反复考虑了好多遍,盘中有很多的投资者发来信息,反复的问:卖了吗?你卖了吗?卖了吗?有些是回复了的,有些没有回复。一天的时间并不多,而要做的事情有很多,我根本忙不过来,所以请理解。
其实没有必要反复的问,估值都是估出来的,差不多就可以,没有必要非得搞的具体的某个点位。还记得当初补仓的时候也是一样的。有些经常看文章的投资者,他们是非常的敏感的,当我把ST华通卖出之后,我啥也没有说,只是资金闲置了一天,他们马上就意识到我要补仓进英维克,这些铁粉简直是神奇的存在。同样的情况,当时很多人反复纠结,老师你是不是要加仓英维克啊,在哪个位置,当时回复了一些人,我说31块也行(除权除息前),30.5也可以,没有必要在乎具体哪个点位。现在看,当初30块与31块加仓(除权除息后大概是23块左右),有啥区别吗?这里贴个图更能明白。
我加仓后,它又小幅度的向下回调了两个交易日,第三个交易日才开始启动。现在看,当时就是底,已经是底了,买高一个点或者低一个点,根本不算啥。也没有必要去纠结。就像今天的卖出,我也卖不到最高点,而且上午我还一直在考虑这个事情,从估值上来看,它还值更多的钱,但后面的我能理解的估算的利润不多了。从成交额来看,今天放出了它有始以来的巨量。换手率接近18%,现在已经变成热门股了。
我们在它无人问津时买入,然后一直坚持拿着,直到人声鼎沸时,抛掉了它。这是一般的逻辑,无论是股市也好,其它行业也罢,都有着同样的规律,任何事情,一旦过热,就会走向反面。反过来讲,假如它是小幅度的上涨,人气也没有那么高,它涨到40多时,我还愿意拿着它,直到估值变的合理后,才会卖),现在提前下车,也是因为它的热度变的太大了。
如果后面它继续涨,那也不奇怪,剩下的利润留给其它的投资者。
网眼查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